澳大利亚的天文学家们捕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气体现象,这一发现为我们理解宇宙结构的动态演化提供了新的视角。来自西澳大利亚大学(UWA)国际射电天文学研究中心(ICRAR)的研究人员,成功定位了一条连接两座矮星系——NGC 4532和DDO 137——的巨大中性氢气流。这些天体系统距离地球大约5300万光年,它们的互动过程正在深刻地影响着物质在宇宙中的重新分配。
这一被观测到的结构,其规模之宏大令人叹为观止。仅这条连接两星系的氢气丝,其跨度就达到了惊人的185,000光年。更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条气丝的后方,还拖曳着一条长达约160万光年的气体“尾巴”。这使得整个结构成为迄今为止记录到的最庞大、最延伸的宇宙构造之一。科学团队的负责人利斯特·斯泰夫利-史密斯教授将这一过程比作卫星进入地球大气层时燃烧的宇宙版本,但他指出,这个拉伸过程持续了整整十亿年。这一现象生动地展示了外部力量是如何在广袤的太空中重新分配物质的。
促成这一巨型结构形成的关键因素,是星系之间强大的引力相互作用。此外,来自室女座星系团周围致密环境——一片炽热气体云——产生的动态压力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星系穿梭于这片估计温度比太阳表面高出200倍的介质时,气体被“剥离”并加热。肯吉·贝基教授强调,理解这种氢元素的重新分配至关重要,因为氢是驱动恒星形成过程的核心“燃料库”。
这一突破性发现得益于“广域ASKAP L波段遗留全天盲目巡天”(WALLABY)项目中的尖端技术。研究人员利用由CSIRO运营的ASKAP射电望远镜进行了深入观测。WALLABY项目的核心目标是绘制南天大片区域的中性氢(HI)分布图,计划覆盖约20万个星系。这项工作通过研究气体的分布,提供了比传统光学观测更丰富的星系演化信息。科学家们指出,该系统与银河系和麦哲伦星云之间的相互作用有着相似之处,这为我们研究可能发生在本地星系群中的气体动力学机制提供了独一无二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