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访客3I/ATLAS持续展现怪异:喷射“反彗尾”之谜,挑战现有宇宙认知

编辑者: Uliana S.

科学家记录到至少有4-5个喷流来自彗星的彗发。

作为第三个被确认进入太阳系的星际天体,对彗星3I/ATLAS的持续监测揭示了许多超越传统宇宙天体模型的特性。自2025年7月1日智利的ATLAS系统首次捕捉到它的身影以来,该天体便成为科学家们密切关注的焦点,促使人们重新审视遥远宇宙角落中发生的物理和化学过程。

最近一次在2025年11月8日获取的图像,捕捉到了令人惊叹的景象:彗星核心至少喷射出4到5股清晰可辨的物质流。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些喷流形成了所谓的“反彗尾”,它们的方向竟然是朝向太阳,这与彗星通常背离太阳的彗尾方向截然相反,构成了显著的异常。此外,中国的“天问一号”轨道飞行器也于2025年11月7日成功拍摄了这颗星际来客。包括M. Yager、G. Remann和E. Prosperi在内的专家,以及ATLAS、NASA和欧洲空间局等国际机构,都参与了这项研究,并正在筹备未来的持续监测计划。

3I/ATLAS所展现的种种反常现象,为科学理解的进步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该天体沿着逆行轨道运行,其随机发生的概率微乎其微,仅有0.2%,这本身就暗示了其起源的独特性。更引人注目的是其气体羽流的组成:镍的含量异常高于铁,这甚至让人联想到工业合金。此外,其轨道平面与地球、火星和金星的轨道平面几乎完美吻合,这一巧合的概率同样只有0.2%。这些统计学上的极端异常,促使包括哈佛大学的阿维·勒布教授在内的研究人员,开始考虑超越标准彗星活动范围的假说,甚至推测其可能具有技术起源。

光谱分析显示,这颗彗星呈现出明显的蓝色调,使其有别于典型的太阳系天体光谱。科学家们还记录到了非引力加速现象,这种加速无法仅用可见物质的蒸发来解释,因此被形象地比喻为“发动机已启动”。与此同时,尽管遭遇了通常会吹散普通彗星彗尾的强大太阳等离子体爆发,3I/ATLAS却表现出了惊人的稳定性。据估计,该天体可能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彗星,其年龄超过70亿年。关于这种加速机制和化学成分的关键问题仍待解答,特别是考虑到其羽流中水的含量极低,按质量计仅占4%。

镍与氰化物比例的统计学上的不可思议性,为这颗彗星增添了额外的神秘色彩,其自然发生的概率仅为1%。利用甚大望远镜(VLT)数据进行的新研究表明,镍和铁可能与低升华温度的有机金属化合物(例如四羰基镍)有关。这解释了为什么在加热过程中镍会比铁更早显现,为理解即使是最不可能的元素组合,也可能是其他恒星系统中形成条件的自然反映,开辟了道路。这颗星际访客将于2025年12月19日以2.7亿公里的安全距离接近地球,随后在2026年3月16日掠过木星。对3I/ATLAS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让我们得以观察物质如何在完全不同的宇宙环境中组织起来。

来源

  • NDTV

  • NDTV

  • NDTV

  • NDTV

  • NDTV

  • NDTV

你发现了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考虑您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