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追踪“万花筒星云”130年演化,挑战恒星演化模型

编辑者: Uliana S.

一项跨越130年的长期观测研究,揭示了行星状星云IC 418(俗称“万花筒星云”)中心恒星的惊人转变。这项由曼彻斯特大学和香港大学的科学家们主导的研究,通过整合从19世纪末至今的观测数据,为理解恒星生命的晚期阶段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视角。

研究结果表明,这颗距离地球约4000光年的恒星,在过去130年间,其核心温度显著升高了约3000摄氏度。这种温度的快速上升,导致星云的绿色辉光增强了约2.5倍。尽管这一升温速度仍低于某些最新理论模型的预测,但它对现有的恒星演化理论提出了挑战,并可能促使天文学家重新审视恒星产生碳元素的质量阈值。

行星状星云是恒星生命周期的晚期阶段,此时恒星会抛射出其外层物质,留下一个炽热的核心。IC 418的快速变化使其成为人类寿命内可监测的范例,成为有记录以来最持久、最快速演变的行星状星云之一。研究团队细致地核查、校准并整合了130年的天文数据,包括早期肉眼观测记录和现代望远镜的精确测量,从而能够精确测量恒星的升温速率,确定其当前质量,并估算其演化前的质量。

曼彻斯特大学天体物理学教授阿尔伯特·齐尔斯特拉表示:“我们常常忽略过去很久的科学数据。在这一案例中,这些数据揭示了典型恒星最快速的直接演化。过去表明,天空并非我们通常认为的那样一成不变。”香港大学空间研究实验室主任昆汀·帕克教授补充说:“我们相信这项研究的重要性在于,它提供了关于行星状星云中心恒星如何演化的独特、直接证据。它将促使我们重新思考一些现有的恒星生命周期模型。”

IC 418的演化速度之快,甚至可能迫使科学家们调整对能够产生碳元素的恒星质量范围的认知。碳是构成生命的关键元素,这一发现可能对我们理解宇宙中生命起源的潜在条件产生深远影响。这项研究不仅刷新了对行星状星云演化速度的认知,也强调了长期、跨越不同观测技术的数据整合对于揭示宇宙深层奥秘的价值,为我们理解宇宙的宏伟画卷增添了新的维度。

来源

  • SpaceDaily

  • Astronomers capture a record 130-year evolution of a dying star

你发现了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考虑您的意见。

天文学家追踪“万花筒星云”130年演化,挑战恒星演化模型 | Gaya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