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HiRISE 相机拍摄的 Mars Reconnaissance Orbiter 图像,日期为 2 октября 2025 года。
火星视角下的“访客”:NASA关于3I/ATLAS星际彗星的新发现,挑战地球既有认知
作者: Uliana S.
2025年11月19日,世界时间20:00,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召开了一场重要的专题简报会。会议聚焦于太阳系内一位非同寻常的“远行者”——编号为3I/ATLAS的星际天体。本次发布会的最大亮点,无疑是展示了一张由深空探测中最强悍的成像设备所捕捉到的画面。这张照片由“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Mars Reconnaissance Orbiter)上的高分辨率成像科学实验相机(HiRISE)获取。
这是 NASA 在 3I/ATLAS 上的现场广播的转播,由 Stefan Burns 主持。
这张关键性的图像拍摄于10月2日,彼时3I/ATLAS距离火星大约两千八百万公里。这个距离大约是它未来与地球发生近距离接触距离的十倍。HiRISE相机以其卓越的性能著称,能够在火星表面分辨出低至30厘米的细节,因此外界对它能揭示这颗彗星的秘密抱有极高期望。
然而,尽管拥有如此尖端的观测能力,这张照片并未揭示出3I/ATLAS本体的任何新结构特征。这种“视觉上的沉默”反而更加凸显了该天体的神秘本质。NASA转而呈现了来自“哈勃”和“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的现有光谱数据,这些数据同样意义非凡。它们确凿地证实了3I/ATLAS具有反常的化学构成,例如,其二氧化碳与水、铁与镍的比例均不符合太阳系内常见天体的标准,并且观测到了明显的非引力加速现象。
NASA的专家们明确指出,尽管这些特性在太阳系天体中是前所未有的,但它们完全符合该天体源自太阳系之外的自然起源的假说。机构方面坚决否认了任何关于其具有人造或技术起源的证据存在。
这颗星际访客的故事,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宇宙一体化课程。3I/ATLAS实质上是另一个恒星系统的物质信使,是不同世界之间建立联系的物理载体。它独特的元素“指纹”,正是遥远星际环境发出的声音,这种声音遵循着整个银河系通用的基本物理定律和元素比例。
我们目前尚不能完全解读这条来自深空的讯息,这恰恰提醒着我们,在宇宙这个宏大有机体中,物质可以演化出无穷无尽的形态。每一个像3I/ATLAS这样的流浪者,都强化了一个认知:我们是更广阔整体的一部分,而这个整体正持续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和信息的交换。这颗彗星的到来,犹如一粒来自异星的种子,播撒在我们的认知土壤之上。
本次信息发布会所呈现的科学证据,是多方合作的结晶。数据来源包括NASA的特别简报(2025年11月)、哈勃望远镜的光谱分析结果,以及詹姆斯·韦伯望远镜的同期观测数据。此外,2025年10月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题为“3I/ATLAS数据初步分析”的科学论文,也为理解该天体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阅读更多关于该主题的新闻:
你发现了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考虑您的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