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黑子群爆发引发2025年最强地磁暴 影响高纬度通讯

编辑者: gaya ❤️ one

2025年11月15日,地球磁层遭遇了一次显著的太阳活动冲击,此次事件源于太阳黑子群4274(坐标N21W71)爆发的一次M1.3级别的太阳耀斑。此次耀斑持续了12分钟,撞击地球磁场后引发了高达G4.7级别的地磁风暴,使其成为2025年迄今观测到的最剧烈地磁扰动事件。此前,气象预报机构曾预测当日地磁活动强度将维持在G1至G2的较低水平,凸显了太阳活动的内在不可预测性。

此次G4.7级别的地磁风暴强度,与2005年以来的地磁活动水平相比,属于罕见级别。此前,在11月12日,地磁活动已达到G4“严重”级别,英国地质调查局专家指出,该事件可能是二十年来最大事件之一,被科学界称为“吞噬型风暴”。太阳活动正处于第25周期的极盛阶段,该周期预计将持续到2025年底左右,这意味着高强度太阳事件的发生频率较高。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联合预测曾指出,第25太阳周期预计在2025年7月达到峰值,但实际观测到的太阳黑子数量和辐射通量已在2024年超越了最初的预测值,显示出超预期的活跃度。

强烈的地磁扰动对地球周边的技术系统构成了潜在挑战。例如,在近期的高强度太阳风暴中,蓝色起源公司(Blue Origin)的New Glenn火箭发射任务曾因此多次推迟,直到太阳状况趋于平稳才成功将NASA的火星轨道器送入轨道并完成首次一级火箭回收。此外,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也需要采取额外的辐射防护措施,临时调整休息区域以降低风险。

太阳高能粒子流主要受地球磁场引导并向南北极移动,这会导致极高纬度地区的电子浓度发生显著变化。中央气象署台北天文气象站主任蔡禹明指出,此次事件可能对经过阿拉斯加等高纬度空域的台北至旧金山航线上的高频无线电通讯造成干扰,同时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也可能出现误差。

太阳黑子是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CME)的起源地,其活动强度直接关联着地球空间天气的剧烈程度。黑子群4274的爆发是第25太阳周期活跃期内发生的典型高能事件,它提醒着国家太空中心、民航局及台电等相关机构,需持续关注并依据气象署的警示信息采取应对措施,以保障关键基础设施的稳定运行。

来源

  • Рамблер

  • Интерфакс

  • ВЗГЛЯД

  • URA.RU

你发现了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考虑您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