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连续10天高温,气温超过35摄氏度,这是自1875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纪录。此次极端高温紧随日本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六月和七月之后,平均气温远高于历史常态。
持续的热浪已导致全国范围内超过53,000人因中暑而住院。去年七月,东京都市圈至少有123人因与高温相关的疾病死亡,其中大部分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且许多人在家中未使用空调。今年七月,全国有超过37,000人需要住院治疗。六月份的住院人数为17,229人,是自2010年有记录以来同月份的最高值。
日本气象厅将此轮持续高温归因于强烈的副热带高压系统,并指出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这一现象。事实上,今年四月和七月是自1898年有记录以来最热的月份。
农业方面,东北部和北陆等主要水稻产区在七月份的降雨量创下近80年来的最低纪录,而持续的热浪和干旱严重威胁着水稻收成。专家预测,产量和分发量几乎肯定会下降。2023年,极端高温已导致大米质量下降,引发了严重的短缺危机,加上政府对供需的误判,导致大米价格飙升,引发了全国性的粮食安全担忧。此外,高温还导致了稻田虫害的蔓延,如蝽象的爆发,进一步威胁着产量和质量。蔬菜价格也大幅上涨,例如胡萝卜和西红柿的价格在九月下旬至十月初比往年同期分别上涨了47%和36%。
海洋方面,不断上升的海水温度和海洋热浪也对渔业产生了显著影响。日本渔业厅早在2018年就已确认,海洋温度升高正在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和鱼类种群,导致某些鱼类捕捞量下降。日本沙丁鱼的捕捞量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而海洋热浪事件的频率和强度也在增加。许多鱼类正在向更冷的水域迁徙,这扰乱了传统的渔场,影响了特定鱼类的可用性。
为应对这场危机,日本政府已采取多项措施,包括恢复能源补贴,并敦促公众采取预防措施,如待在室内、补充水分和使用空调。此次极端天气事件也凸显了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并促使人们重新审视气候适应和韧性策略的重要性。从樱花提前绽放到富士山雪帽消失,这些自然现象的变化都预示着日本气候模式的深刻转变,强调了采取紧急气候行动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