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玄武岩:气候变化的天然碳汇新希望

编辑者: Inna Horoshkina One

随着全球气候挑战日益严峻,科学家们正积极探索创新的碳捕获与封存(CCUS)技术。其中,利用海底广阔的玄武岩地质构造作为二氧化碳(CO2)的天然储存库,正成为一项备受瞩目的解决方案。这些位于海底的玄武岩地层能够通过自然化学反应,在数年内将注入的CO2转化为稳定的碳酸盐矿物,从而实现永久性封存,并显著降低泄漏风险。

一项在2025年5月举行的InterPore会议上展示的研究,深入探讨了在大陆溢流玄武岩中储存CO2的效率及相关的地质力学风险。与此同时,发表于2025年9月《Fuel》期刊的一项独立研究,则详细阐述了利用玄武岩作为碳汇的机制和技术进展。这些研究成果共同指向一个潜力巨大的方向:深海玄武岩地层,其理论储存容量远超当前全球碳排放量,有望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工具。

玄武岩之所以成为理想的碳封存介质,在于其丰富的钙、镁、铁等金属离子。当CO2溶解于水中并注入玄武岩地层后,这些离子会与CO2发生反应,形成如方解石、菱镁矿等稳定的碳酸盐矿物。这一过程,即“矿化封存”,能够以固态形式将碳永久固定。例如,冰岛的CarbFix项目已成功验证了这一技术,数据显示,在注入后的两年内,超过95%的CO2转化为矿物。与传统的沉积岩封存方式相比,玄武岩矿化封存过程更快,且永久性更强,大大减少了长期监测的必要性。

研究还发现,玄武岩地层具有独特的孔隙结构,如熔岩流顶部的气泡孔隙,这为CO2的注入和反应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玄武岩层本身也可能起到天然的“盖层”作用,进一步增强了封存的安全性。全球范围内,特别是大陆边缘和洋中脊附近的海底玄武岩分布广泛,为大规模碳封存提供了充足的资源。

尽管前景广阔,但该技术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将CO2注入玄武岩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这在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可能是一个制约因素。此外,对海底玄武岩封存潜力的精确评估,以及开发经济高效的注入和监测技术,仍是未来研究的重点。一项发表于2025年9月《Nature》的研究指出,全球地质封存的CO2总量可能比先前估计的要低,强调了所有碳封存途径都需要进一步的验证和优化。

总而言之,深海玄武岩作为一种天然的碳汇,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极具潜力的气候变化解决方案。通过持续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有望充分发挥其巨大潜力,为构建可持续的未来贡献力量。

来源

  • Ocean News & Technology

  • InterPore2025

  • Basalt as a carbon sink: Mechanism, alterations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s

  • Basalt as a CO2 storage reservoir

  • Storing CO2 in rock: Carbon mineralization holds climate promise but needs scale-up

  • Review of CO₂ Storage Basalts - IEAGHG

你发现了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考虑您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