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于2025年8月24日发表在《地球物理学研究:海洋》杂志上的最新研究表明,维持全球气候平衡的关键性海洋环流系统——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MOC)——正逼近一个临界转折点,可能在本世纪末引发剧烈的全球气候扰动。这个庞大的“海洋传送带”负责将温暖的热带海水输送到北大西洋,对全球天气模式产生深远影响。
研究人员利用25个气候模型,通过一个新识别出的指标——表面浮力通量——来评估AMOC的稳定性。自2020年以来,该指标显示出上升趋势,表明这一关键洋流正在减弱。研究预测,在高排放情景下,AMOC可能最早在2055年发生崩溃。
AMOC的崩溃将带来严峻的后果。欧洲可能会经历显著的降温和更频繁的极端风暴,而北美东海岸的海平面则可能显著上升。此外,亚洲和非洲的季风模式也可能受到干扰。欧盟气候委员沃普克·霍克斯特拉(Wopke Hoekstra)将此研究结果称为“严肃的气候警钟”,强调了减少排放的紧迫性。
这项研究的一个重要发现是,表面浮力通量作为一个新的、基于物理学的指标,能够更准确地反映AMOC的稳定性,尤其是在气候快速变化的背景下。与传统的海洋表面温度等指标相比,它更能捕捉到驱动AMOC深层水体形成的密度变化。研究人员指出,尽管自2020年以来该指标显示出AMOC正在减弱,但若要防止崩溃,可能需要到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一些研究(如2023年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研究)曾预测AMOC最早可能在2025年崩溃,但也有科学家对这些预测的准确性提出质疑,认为单一研究的结论尚不确定。然而,包括此次研究在内的多项近期分析都表明,AMOC的稳定性比以往认为的更为脆弱。例如,2025年8月29日《卫报》报道的一项研究指出,即使在低排放情景下,AMOC崩溃的可能性也高达25%,并且其临界点可能在未来10到20年内到来,这使得立即采取行动减少排放变得尤为关键。
AMOC的减弱不仅影响欧洲和北美,其全球性影响也不容忽视。研究表明,AMOC的潜在崩溃可能导致热带降雨带南移,影响非洲和亚洲的季风,并可能引发全球范围内的粮食安全和经济不稳定。因此,理解并应对AMOC的脆弱性,是当前全球气候治理中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