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培育出“夜光植物”,点亮可持续照明的未来

编辑者: Anulyazolotko Anulyazolotko

中国科学家在植物照明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培育出能够自主发光的植物。这项由华南农业大学舒婷刘博士领导的研究,旨在开发成本效益高且可持续的植物基照明系统,相关成果已发表在《Matter》期刊上。

该技术通过将直径约7微米的余辉磷光颗粒注入常见的多肉植物“女雏”(Echeveria "Mebina")叶片中,实现了植物发出红、蓝、绿等多种色彩的光。这种方法成本低廉,生产过程简单且可重复,为可持续照明开辟了新途径。这些“夜光植物”白天吸收太阳能,夜间则发出柔和的光芒,为户外空间增添自然美学,同时节能环保。

尽管前景广阔,研究团队也指出仍面临挑战,包括提高发光材料的持久性和安全性,以及提升发光强度以期能完全取代传统照明系统。未来的研究将聚焦于增强亮度并评估对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

与以往依赖基因工程的生物发光技术不同,此次研究采用的是物理发光材料。此前的基因工程方法常受限于发光强度低、颜色单一等问题。而中国科学家采用的物理发光材料,即使是离体的叶片也能持续发光数小时,且成本较低,每株植物的准备成本约为10元人民币。

这项技术融合了人类智慧与自然力量,为未来照明描绘了更绿色、和谐的图景。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这些“夜光植物”有望在不久的将来点亮城市和生活空间,引领可持续照明的新时代。

来源

  • O Antagonista

  • CNN Brasil

  • Superinteressante

你发现了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考虑您的意见。

中国科学家培育出“夜光植物”,点亮可持续照明的未来 | Gaya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