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植物群落:校准全球气候模型的关键参照——以中新世气候适宜期为例

编辑者: Anulyazolotko Anulyazolotko

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其中包含来自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的专家,最近强调了从化石植物中提取的数据对于精确模拟过去气候条件的关键作用。研究人员指出,这些古老的植物数据对于改进和完善现代全球气候模型至关重要。从历史角度来看,植被一直是地球气候系统中的一个活跃的调节者。因此,要对遥远年代的气候进行细致入微的重建,就必须掌握古代植物群落的分布情况。

研究人员将焦点集中在中新世气候适宜期(Middle Miocene Climatic Optimum),这一时期横跨了大约 16.9 百万年前到 14.7 百万年前。该时期被认为是过去 25 百万年以来地球最温暖的状态。在这次分析中,科学家们处理了 431 条关于化石植物的记录,并以此构建了一张反映当时全球生物群落分布的地图。分析结果显示,在中新世气候适宜期,大陆表面被森林覆盖的面积显著增加,达到了 69%,而目前地球潜在的森林覆盖面积仅为 43%。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关于极地地区的发现。在那个温暖的时代,北极和南极的大片区域似乎都被森林所覆盖。具体来说,北极的大部分地区都拥有茂密的森林植被,而冰岛的气候特征被确定为湿润且具有亚热带性质。这些古植被数据为校准气候模型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准。它们极大地提高了模型重现过去环境条件的能力,特别是在模拟极端变暖情景时,这些数据显得尤为珍贵。

因此,通过利用复杂的“气候-植被”耦合模型来研究古代生态系统,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控制行星系统稳定性的机制,以及这些系统如何应对人为和自然变化所带来的冲击。对这些遥远历史的深入洞察,为我们应对当前全球变暖的挑战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参考和警示。

来源

  • NoticiasDe.es

  • Europa Press Sociedad

你发现了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考虑您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