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00万年前化石昆虫揭示真虫在古代授粉中的作用

编辑者: Anulyazolotko Anulyazolotko

一项在缅甸琥珀中发现的、距今9900万年的化石昆虫——*Shaykayatcoris michalskii*,正在改变我们对古代授粉过程的理解。这一来自下白垩统的非凡标本表明,如今较少与授粉相关的真虫,在侏罗纪时期可能在花朵授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该琥珀来自西缅甸地体,该地体在一亿多年前已与冈瓦纳大陆分离,并独立演化,孕育了独特的动植物群。缅甸琥珀以其保存完好的古代有机体而闻名,为我们提供了窥探古代生态系统的独特视角。

*Shaykayatcoris michalskii* 展现出一种虹彩外骨骼,这是在平蝽(flat bugs)中前所未见的特征。更关键的是,琥珀中还包含附着在昆虫体表的植物碎片和花粉粒,这有力地表明它曾访问花朵,并可能参与了授粉活动。这一发现挑战了现代观点,即认为真虫在授粉中的作用有限,揭示了它们在地球早期历史中更为广泛的参与。对这些古代授粉习性的研究,为我们理解白垩纪时期昆虫与植物相互作用的演化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见解。

了解过去物种如何适应环境变化,可以为应对当前生态挑战提供启示,特别是关于现代授粉者数量下降的问题。通过研究这些历史悠久的授粉网络,科学家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生态系统的韧性和适应策略,从而为当代的授粉者保护工作提供帮助。研究还表明,甲虫是早期开花植物最早的授粉者之一,有证据表明,在晚白垩世早期,大约9600万年前,昆虫授粉就已经相当普遍。开花植物与授粉昆虫的演化紧密相连,植物通过发展出鲜艳的色彩、气味和花蜜等特征来吸引特定的授粉者。这种协同演化促进了动植物双方日益复杂的相互作用,塑造了两者多样性的发展。

例如,另一件在缅甸琥珀中发现的9900万年前的倾倒花甲虫(*Angimordella burmitina*),提供了昆虫为开花植物授粉的直接化石证据,其年代比先前认为的最早证据早了约5000万年。这一发现强调了在漫长的时间尺度上,竞争和环境变化如何塑造了我们今天所见的生态角色,表明目前的格局是动态演化压力而非固定规则的结果。

来源

  • The Grand Junction Daily Sentinel

  • Earth.com

  • EurekAlert!

  • PubMed

你发现了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考虑您的意见。

9900万年前化石昆虫揭示真虫在古代授粉中的作用 | Gaya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