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国夏朗德-马里坦省的圣塞莱尔(Saint-Césaire)地区,考古学家们在拉罗什皮埃尔(La Roche-à-Pierrot)旧石器时代遗址发现了一个西欧已知最古老的贝壳珠宝工坊。这一重要发现可追溯至至少42000年前,出土了带有穿孔的贝壳以及颜料,并与夏特尔佩龙文化(Châtelperronian culture)紧密相关。
夏特尔佩龙文化在约55000年至42000年前的法国和西班牙北部地区繁盛,被认为是欧亚大陆最早的上石器时代工业之一。关于其创造者的身份,即是尼安德特人还是智人,一直是科学界持续研究的课题。此次发现的穿孔贝壳,其中一些孔洞显示出无磨损痕迹,表明它们是用于珠宝制造。分析显示,这些贝壳来自约100公里外的北大西洋海岸,而颜料则来自40多公里外的内陆地区,这暗示了当时可能存在长途迁徙或贸易往来。
遗址中还发现了尼安德特人的工具以及野牛和马等猎物的遗骸。这些发现是西欧早期上石器时代工业及相关贝壳饰品的首次确凿证据。这些新近的考古成果,特别是关于贝壳珠宝的发现,为理解夏特尔佩龙时期人类的象征性行为和技术能力提供了宝贵线索。
研究表明,夏特尔佩龙文化可能受到了至少42000年前抵达该地区的早期智人浪潮的影响,甚至可能与之有关联。自1976年以来,圣塞莱尔遗址一直是理解史前聚落动态以及尼安德特人与智人互动关系的关键地点。对该遗址的重新评估和新分析方法的应用,不断为我们揭示这一重要史前时期提供新的见解。科学家们认为,这些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人类历史的认知,也突显了这一时期发生的深刻文化进步,并暗示了夏特尔佩龙文化的创造者可能受到了早期智人活动的影响,甚至本身就是早期智人的一部分,他们至少在42000年前就已抵达该区域,这为我们理解早期人类的迁徙模式和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视角。
圣塞莱尔遗址的发现为研究尼安德特人与智人之间的互动提供了重要依据。有证据表明,在欧洲,夏特尔佩龙工业——传统上与尼安德特人相关的工具——被更复杂的工具所取代,而这些工具则与现代人类相关。研究人员对法国和西班牙北部17个考古遗址的56件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类文物进行了分析,发现两者在行为和物质文化生产方式上存在诸多相似之处,这可能表明了它们之间存在某种形式的互动。这些发现也为理解史前人口的流动性和不同人类群体在这一关键史前时期的潜在互动提供了引人入胜的讨论。
在55000年至42000年前,欧洲经历了深刻的变革,最后的尼安德特人逐渐被来自非洲的智人取代,而智人抵达该地区的时间可能早于尼安德特人的灭绝。这一时期,欧洲的夏特尔佩龙文化,作为欧亚大陆最早的上石器时代工业之一,其创造者的身份——无论是尼安德特人还是智人——仍然是争论的焦点。最新的研究表明,智人可能在42653至42269年前就已出现,并与尼安德特人存在1400至2900年的重叠期,在此期间可能发生了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