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水禽调整迁徙策略以应对气候变化

编辑者: Olga Samsonova

随着全球气候加速变暖,北极地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环境变革。在此背景下,包括多种鹅和天鹅在内的北极繁殖水禽,正通过调整迁徙策略来应对日益严峻的挑战,展现出显著的适应能力。

一项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杂志上的研究,分析了超过500次春季迁徙记录,揭示了这些鸟类如何巧妙地适应北极地区因气候变暖而提前到来的春天。为了更好地与不断变化的环境同步,这些水禽正在缩短途中的停留时间,并提高飞行速度,以便更早地抵达繁殖地。这种调整旨在最大化地利用食物资源高峰期,这对于成功的繁殖至关重要。例如,白颊黑雁(barnacle goose)被观察到跳过多个常规停歇点以加快行程,这是它们对季节性食物可用性变化的一种直接响应,体现了表型可塑性。

然而,研究人员警告说,这种适应性并非没有界限。目前这些灵活的迁徙调整策略可能仅能在未来18至28年内保持有效。北极变暖的速度之快,可能最终会超出这些鸟类仅通过调整迁徙行为来适应的能力。这增加了“物候失配”的风险,即鸟类抵达繁殖地的时间与其主要食物来源(如昆虫或植物)的生长高峰期不再同步,可能导致幼鸟因食物短缺而面临饥饿,影响繁殖成功率。研究已表明,气候变化已导致部分鸟类身体尺寸缩小,翼展变长,这可能与其适应更温暖环境的生理变化有关。

北极地区升温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导致海冰范围缩小、积雪提前融化以及植被变化等一系列连锁反应。这些根本性的环境转变,不仅影响着水禽的迁徙,也对整个北极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影响,包括改变捕食者与猎物之间的平衡。因此,这些水禽的适应性调整,虽然展现了生命的韧性,但也凸显了保护工作的紧迫性。它们对环境变化的敏锐感知和积极响应,为理解自然界在面对剧烈变迁时的动态过程提供了宝贵的视角,同时也警示我们必须采取更积极的措施来减缓气候变化,为这些迁徙的生命保留适宜的生存空间。

来源

  • The Cool Down

  • Arctic-bound birds can still keep up with climate change for now

  • Climate change could overturn bird migration: Transarctic flights and high-latitude residency in a sea ice free Arctic

  • Temperature and stopover duration carry-over to affect Arctic arrival timing and breeding success in the cackling goose (Branta hutchinsii)

你发现了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考虑您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