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0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发表重磅声明,宣布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0%的惩罚性关税,并计划于2025年11月1日生效。此次激进行动被华盛顿方面定性为对北京近期实施的稀土矿物出口管制措施的强硬反制,理由是中方此举“极其具有侵略性”,意图垄断关键资源。这一突发的宏观经济与地缘政治摩擦,立即在全球金融市场引发了剧烈震荡。
市场对贸易战升级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风险反应迅速而剧烈,风险资产遭遇集体抛售,其中加密货币领域首当其冲。根据CoinGlass的统计数据,在消息公布后的短短24小时内,加密市场发生了超过190亿美元的杠杆头寸清算,创下加密历史上的单日最大清算记录,反映出市场参与者大规模去杠杆化的恐慌情绪。在这次冲击波中,加密“三巨头”均未幸免。
具体来看,比特币(BTC)价格从约122,000美元的高位急剧下挫,跌破110,000美元关口,截至10月12日,市场仍在震荡中寻找新的支撑位,当日交易价格在109,743美元至112,578美元区间波动。以太坊(ETH)和索拉纳(SOL)也遭受重创,导致整体加密市场总市值从4.30万亿美元骤降至3.74万亿美元的低点。
市场观察人士指出,此次事件的本质是全球供应链和宏观经济预期的剧烈调整。中国对稀土元素的出口限制,直接威胁到全球半导体、电动汽车等高科技硬件的供应管道,而特朗普政府的100%关税和对关键软件的出口管制,被视为对这一策略的直接回应。这种宏观层面的不确定性,促使大量资金迅速流向美国国债和黄金等传统避险资产,Prime Brokerage机构FalconX观察到市场对下行保护的需求激增。
加密对冲基金Split Capital创始人Zaheer Ebtikar评论称,此次事件导致“山寨币板块被彻底清洗——杠杆完全重置,市场出现错位”。然而,部分市场分析师,如Mudrex首席执行官Edul Patel,认为当前的下挫为长期价值的坚定持有者提供了积累筹码的契机,暗示了在风暴过后,内在价值的韧性终将显现,并参考了2018至2019年贸易摩擦期间比特币短期承压后快速修复的历史经验。
此外,在市场剧烈动荡期间,全球最大加密交易所之一币安(Binance)据报出现了用户账户冻结和止损订单失效的情况。尽管币安方面声称“资金安全(Funds are SAFU)”,但此类技术中断在极端波动下,无疑加剧了部分交易者的恐慌情绪,并引发了对交易对手方风险和潜在市场传染的关注。当前,市场的焦点已转向双方后续的政策应对,以及比特币能否在关键的100,000美元心理关口上方稳住阵脚,以避免更深层次的结构性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