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语音节律:1.6秒的普遍节奏揭示认知基础

编辑者: Vera Mo

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一项开创性研究发现,人类语音中存在一种跨越48种语言的普遍时序模式。研究人员指出,说话者会以大约每1.6秒的稳定间隔将语音划分为“语调单元”(Intonation Units, IUs)。这项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研究,分析了来自27个语系的650多份录音,涵盖了包括偏远地区使用的语言。

语调单元通过音高、音量和时长的同步变化来界定,它们在促进听者理解、对话轮替以及高效信息处理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研究首席研究员Maya Inbar博士强调,这种语音节奏并非单纯的文化习惯,而是深深植根于人类的认知和生物学。Ayelet N. Landau教授补充说,理解这种时序结构有助于加强神经科学、语言学和心理学之间的跨学科联系。

研究还发现,语调单元的出现频率与音节层面的语速之间仅存在微弱关联,这表明语调单元在不同语言中承载的信息量更为均衡。这些发现为改进语言学习方法、推进语音技术以及开发更有效的语音相关疾病疗法提供了广阔前景。研究团队还包括Eitan Grossman教授。

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的发现与大脑的低频活动模式相吻合,这些模式与记忆、注意力和自主行动相关,进一步印证了语音节奏与思维方式之间的深刻联系。研究人员通过一种新颖的算法自动识别了这些语调单元的边界,并在多种语言中实现了超过80%的准确率,为大规模跨语言比较研究奠定了基础。这项研究表明,无论使用何种语言,人类都倾向于以相似的时间节奏组织和传递信息,这可能源于信息处理、呼吸和感知等方面的基本协调机制。这些成果不仅证实了语调单元作为一种普遍语言特征的观点,也揭示了语言的普遍属性与人类生理和认知能力密不可分,对人工智能语音设计、言语障碍治疗以及理解语言与大脑功能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

  • Earth.com

  • Human speech shows universal rhythm across languages: study-Xinhua

  • Sequences of Intonation Units form a ~ 1 Hz rhythm

  • A universal of speech timing: Intonation units form low frequency rhythms and balance cross-linguistic syllable rate variability

你发现了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考虑您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