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学院宣布将2025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匈牙利作家拉斯洛·克拉斯诺霍尔卡伊(László Krasznahorkai)。颁奖词赞扬他的作品是“令人信服且富有预言性的创作,它在末日般的恐怖之中,再次肯定了艺术的强大力量”。这一决定凸显了在当代集体挑战面前,通过严肃文学的视角进行深刻反思的日益增长的需求。
克拉斯诺霍尔卡伊于1954年1月5日出生在匈牙利东南部的久洛市(Gyula),他塑造了一种独特且极具辨识度的文学风格。他的散文常被拿来与弗朗茨·卡夫卡(Franz Kafka)和托马斯·伯恩哈德(Thomas Bernhard)的遗产相提并论,属于中欧文学的传统范畴,其显著特征是荒诞主义和怪诞色彩。这位作家童年时期在农民中间度过,因此他的创作核心聚焦于衰败、灾难的预感以及日常世界中隐藏的缺陷等主题。
克拉斯诺霍尔卡伊的文学旅程始于1977年。他的处女作长篇小说《撒旦探戈》(Sátántangó, 1985年出版)一经问世,便迅速成为东欧散文文学的基石。这部作品是一部反乌托邦式的寓言,描绘了在一个缺乏有意义前景的世界中,怪诞的生存状态。著名评论家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是早期发现他天赋的人之一,她曾称赞克拉斯诺霍尔卡伊为“末世的大师”。
他的叙事往往设定在模糊的历史背景下,逐渐将一个典型的小地方转变为光怪陆离的幻境,这与渴望重新审视全球动荡的现代读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在他较晚期的作品中,例如2024年的小说《Herscht 07769》,作者将背景设定在德国,深入探讨了美与暴力之间的复杂关联。在他丰富多产的创作生涯中,与导演贝拉·塔尔(Béla Tarr)的合作占据了特殊地位。他们共同将《撒旦探戈》搬上银幕,这部1994年的电影为他带来了国际声誉。此后,两人的艺术联盟继续,他们合作改编了克拉斯诺霍尔卡伊1989年的作品《抵抗的忧郁》。
这些电影化的呈现,帮助他的复杂且节奏精确的文本触及了更广泛的观众。关于自己的写作方式,作者本人曾解释说,这是将世界容纳进文本的必要手段:“我的句子很长,因为世界无法被塞进短小的句子中。”一些评论家指出,他的某些章节有时会演变成一个巨大的长句,体现出一种独特的音乐性分句。2025年诺贝尔奖的授予,再次将人们的目光聚焦于匈牙利文学的深厚底蕴,此前,英格雷·凯尔泰斯(Imre Kertész)曾在2002年获此殊荣。颁奖典礼定于2025年12月在斯德哥尔摩举行。这一盛事提醒我们,艺术拥有内在的力量,即使在世界看似崩塌的时刻,它仍能改变人们的认知,并揭示存在的根本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