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女性艺术家对侮辱性词语"Fotze"的重新定义:赋权的象征?

编辑者: gaya ❤️ one

近年来,一些女性艺术家开始重新诠释德语中带有侮辱性的词语 "Fotze" [ˈfɔtsə](意为“阴户”),并将其用作自我赋权的象征。 这种趋势在各种艺术表达和公共讨论中显而易见。

维也纳大学的语言学家奥克萨娜·哈夫里利夫博士多年来一直在研究脏话的使用及其社会影响。她解释说,女性对这类词语的挪用是一种摆脱先前负面含义并重新掌握语言力量的方式。这与中国古代女性对自身形象的重新塑造有相似之处。

说唱歌手 Ikkimel 就是这种发展的例子,她在 2025 年发行了名为 "Fotze" 的专辑。在一次采访中,她强调说,在她的作品中使用这个词是一种自我赋权的行为,有助于改变与之相关的负面联想。这类似于中国当代艺术家通过作品挑战传统性别观念的做法。

这场运动不仅限于音乐领域。2023 年,汉堡工艺美术博物馆开设了名为 "The F*Word" 的展览,该展览探讨了艺术中女性的代表,并将 "Fotze" 一词纳入了女权主义讨论的范畴。这与中国博物馆近年来对女性主题展览的关注相呼应。

尽管有这种积极的挪用,但也存在批评的声音。一些人认为,女性使用这样的脏话并不能真正改变现有的社会等级制度,而只是内化了最初侮辱的力量。这种观点在中国社会对传统道德规范的讨论中也很常见。

总的来说,对这个“F”词的参与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既提供了自我赋权的机会,又在社会规范和权力结构方面提出了挑战。在追求个人解放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到社会和谐与集体利益,这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价值观。

来源

  • BRIGITTE

  • SWR Kultur

  • ZDF Presseportal

  • taz.de

  • taz.de

你发现了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考虑您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