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感官疆界:研究揭示人类“远程触觉”的潜在第七感

编辑者: Elena HealthEnergy

一项全新的科学研究揭示了人类一种此前未被承认的感知能力,研究人员将其形象地描述为“遥感触觉”或“第七感”。传统观念认为,触觉必须依赖于物体表面的直接接触。然而,来自伦敦玛丽女王大学(QMUL)和伦敦大学学院(UCL)的联合研究团队通过实验证明,人类可以在不发生实际物理接触的情况下,感知到物体的存在。这一发现彻底颠覆了我们对传统触觉定义的理解,拓展了生物感知领域的边界。

受到自然界动物行为的启发,特别是鹬鸟和金鸻等鸟类能够在沙子下方精准定位食物的能力,科学家们推测,人类的神经系统或许也能捕捉到通过松散介质(如沙子)传递的微弱机械反馈。这项研究的精髓在于其巧妙的实验设计,该成果已在IEEE ICDL会议上进行展示。实验要求志愿者将手指缓慢地浸入沙中,目标是在真正接触到隐藏的立方体之前,就判断出其确切位置。实验结果令人瞩目:参与者成功定位隐藏物品的准确率达到了惊人的70.7%,这一数据远超随机猜测的概率,有力地证实了这种“遥感”能力的存在。

这种非凡的感知能力,归功于人类手部卓越的敏感性。当手指在颗粒状材料中移动时,隐藏的固体物体会引起周围沙子发生微小的形变。这种形变产生的细微剪切波会从隐藏物体上“反射”回来,并被手部的感受器精确捕捉。正是这种对周围环境微观变化的登记能力,构成了“遥感触觉”的物理基础。为了进行对比,研究人员引入了一个配备了先进触觉传感器和LSTM(长短期记忆)机器学习算法的机器人系统。然而,机器人系统的准确率仅为40%,并且产生了更多的误报。这鲜明地突显了在处理这种精细感知任务时,人类在微调感知方面的压倒性优势。

对这种间接感知机制的深入理解,为工程学和技术开发开辟了全新的前景。这些宝贵的知识可以被应用于设计更精密的触觉传感器,开发出能够帮助触觉障碍人士的辅助设备。此外,它还能促进在能见度受限环境下的系统发展,例如在进行考古勘探或探索其他星球表面时。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准备好的心智”实验室(Prepared Minds Lab)的主任伊丽莎白塔·范思哲(Elisabetta Versace)指出,这项研究是首次针对人类远程触觉进行探索,它正在重塑我们对生物感知世界的认知。她的团队计划进行后续研究,以确定这种能力在不同个体间的差异性,并找出限制其发挥作用的具体因素,为未来的应用奠定基础。

来源

  • La Razón

  • La Razón

  • Cadena 3

你发现了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考虑您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