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器時代的海底寶藏:考古學家在以色列海岸發現三批珍貴船貨

编辑者: Ирина iryna_blgka blgka

在以色列卡梅爾半島(Carmel Peninsula)沿岸,考古學家們近日發掘出三艘鐵器時代沉船的殘骸,它們的貨物長久以來深埋於多爾潟湖(Dor Lagoon),亦被稱為坦圖拉(Tantura)的沙層之下。這項重大發現已發表於學術期刊《古代》(Antiquity)上,標誌著以色列水域首次有文件記載的鐵器時代船載貨物。此發現提供了罕見的直接證據,揭示了該地區的海上貿易活動,而過去對此領域的研究主要依賴陸地上的出土文物。這些被尋獲的船貨涵蓋了鐵器時代的不同時期,使研究人員得以追溯南黎凡特地區數世紀以來的經濟與政治變遷。

在 Dor L1, Antiqui (2025) 的貨物中發現了儲存罐

這項深入研究由國際團隊執行,主要領導者包括聖地牙哥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的托馬斯·列維(Thomas Levy)教授,以及海法大學(University of Haifa)的阿薩夫·亞蘇爾-蘭道(Assaf Yasur-Landau)教授。為了仔細檢視這些沉船遺骸,考古學家們結合了尖端科技與傳統方法,運用了三維攝影測量、多光譜成像以及數位製圖等技術。儘管目前僅挖掘了潟湖沙底約四分之一的面積,但這些初步的探勘工作已足以確定貨物的結構及其準確的年代順序。

三批船貨各自代表了鐵器時代的不同階段。年代最久遠的貨物被命名為 Dor-M(西元前 11 世紀),其中包含了用於儲存的陶瓷容器,以及一個刻有塞浦路斯-米諾斯文字(Cypro-Minoan script)的船錨。這明確顯示了當時與塞浦路斯和埃及之間的聯繫,而容器的類型學則暗示了與腓尼基海岸的貿易往來。

第二批貨物 Dor-L1(西元前 9 世紀至 8 世紀)主要由腓尼基容器和薄壁碗組成。雖然這段時期進口量有所減少,但該發現證明了港口的海上活動仍在持續。保存最完整的貨物是 Dor-L2(西元前 7 世紀末至 6 世紀初),它裝載著塞浦路斯風格的籃狀把手雙耳瓶、葡萄籽殘留物、用於冶金的鐵錠和爐渣,以及一個帶有木材和鉛元素的船錨。這批貨物特別重要,因為它提供了早期工業化金屬貿易發展的有力佐證。

從歷史上看,多爾潟湖在西元前 11 世紀至 6 世紀期間,一直是連接埃及、腓尼基,以及後來的亞述和巴比倫尼亞的重要貿易樞紐。這些船貨生動地反映了該地區的經濟和政治演變,包括多爾曾先後被北以色列王國、亞述帝國和巴比倫帝國控制的時期。即使在政治衰退的階段,海上航線依然保持活躍,多爾持續在國際貿易中扮演著關鍵角色。

這項發現極大地拓展了我們對東地中海鐵器時代的認知,揭示了當時的海上貿易是一個組織嚴密且複雜的系統。鐵錠和多樣化的陶瓷製品表明冶金業的發展以及出口商品的廣泛性。透過精確的分析方法,研究人員得以準確測定貨物的年代,並重建沉船殘骸的地層結構,為研究當時的海上經濟開闢了新的途徑。考古團隊計劃繼續進行發掘工作,以期找到更多船隻碎片以及水手們的個人物品等文物。即使在發掘的早期階段,這些已發現的貨物也已成為準備新學術出版物的基礎,有望顯著深化我們對黎凡特地區鐵器時代海上貿易的理解。

來源

  • Pravda

  • Focus.ua

  • UNIAN.net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

鐵器時代的海底寶藏:考古學家在以色列海岸發現三批珍貴船貨 | Gaya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