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著星際物體3I/ATLAS的軌跡與性質,科學界內部持續存在著高度的緊張氛圍。該物體最近穿越了我們的太陽系。哈佛大學教授兼著名天體物理學家阿維·勒布(Avi Loeb)對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提出了嚴厲的指控,聲稱該機構刻意扣留了關於這個宇宙天體的重要數據,阻礙了科學界對其進行全面了解。
勒布教授的核心訴求集中在一張特定的影像上。他指出,這張照片是火星偵察軌道器(Mars Reconnaissance Orbiter, MRO)上的高解析度成像科學實驗(HiRISE)相機於2025年10月2日所拍攝的。當時,這顆於2025年7月1日被發現的3I/ATLAS彗星,距離火星約3000萬公里。勒布表示,他向HiRISE首席研究員發出的正式請求,要求提供這張關鍵影像,卻始終未獲回應。透過火星軌道(特別是利用HiRISE)進行的觀測,被認為對於精確測定該物體核心的直徑至關重要,因此數據的缺失令人費解。
作為已知第三個穿越我們太陽系的星際天體,3I/ATLAS因其異常特性而引發了廣泛爭議。勒布曾多次公開推測,它可能不僅僅是一顆普通的天然彗星,而或許是一種人造裝置。他特別指出該物體具有不尋常的加速現象,以及其化學成分的異常表現——例如僅噴射鎳元素,卻缺乏相應的鐵含量。他認為,這種情況與一般彗星的物理特性是無法匹配的。然而,包括NASA在內的大多數天文學家堅稱,3I/ATLAS就是一顆彗星,它的飛越提供了一個寶貴的機會來測試監測系統,並堅持其自然起源的立場。
勒布本人相信,數據被隱藏的原因可能在於2025年10月2日的這張照片,或許會推翻NASA關於「非典型噴發」已轉變為正常彗尾的說法。這個物體正以每秒約58公里的驚人速度移動,遠超其前輩「奧陌陌」(’Oumuamua)和鮑里索夫彗星(Comet Borisov)。3I/ATLAS彗星於2025年10月29日抵達近日點,即最接近太陽的位置,當時它距離恆星2.03億公里,隨後便開始離開太陽系。在關鍵的火星近距離接觸期間所獲取的數據,其透明度問題仍然懸而未決,這突顯了科學界對於資訊完全共享的基本訴求與重要性。
根據最新的軌道預測,3I/ATLAS與地球的最近距離預計將發生在2025年12月19日。此外,根據部分估計,這個星際物體的年齡可能超過70億至80億年,這意味著它甚至可能比我們的太陽還要古老,使其成為研究宇宙歷史的潛在關鍵對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