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6月,欧洲国家对乌克兰提供的援助总额已达到1380亿欧元,首次超越了美国的贡献。这一转变引发了对全球支持格局及其长期可持续性的关注,尤其是在美国援助政策可能出现变动之际。
根据世界经济研究所(Kiel Institute for the World Economy)的乌克兰援助追踪器数据,截至2025年6月,乌克兰已从至少41个国家获得了超过3090亿欧元的援助,涵盖军事、人道主义和财政支持。其中,北约盟国是主要的援助提供者,有23个国家同时也是欧盟成员国。
具体而言,加拿大提供了119.4亿欧元,挪威贡献了64.9亿欧元(2022年1月至2025年6月)。非北约国家如澳大利亚、日本、瑞士、奥地利、韩国和爱尔兰也提供了可观的支持。在此期间,美国提供的援助额为1306亿美元(约合1112.8亿欧元),占对乌克兰政府援助总额的37%。而欧洲作为一个整体,通过欧盟层面的援助以及成员国和非成员国的双边贡献,总计达到了1380亿欧元。
在欧洲国家中,德国(212.9亿欧元)、英国(186.1亿欧元)、荷兰(108.9亿欧元)和法国(75.6亿欧元)是主要的援助国。相比之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和希腊的贡献额在0.05亿至0.15亿欧元之间。
为应对日益增长的地缘政治威胁和对美国军事支持的不确定性,欧盟委员会于2025年3月推出了“准备2030”(Readiness 2030)计划。该计划旨在动员高达8000亿欧元的资金,以加强欧洲的国防基础设施,包括通过激活稳定与增长公约的国家豁免条款来增加国防开支,并启动一项1500亿欧元的贷款工具——“欧洲安全行动”(SAFE)——来支持关键国防领域的发展。
此外,在2025年6月,美国和多个欧洲国家的军事领导人就乌克兰问题敲定了一系列军事选项,并将提交给各自的国家安全顾问。这些举措与前总统特朗普政府主导的和平谈判方法和成果受到批评的背景形成对比。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土地割让,强调乌克兰不会放弃其领土。
欧洲援助的持续性将取决于多重因素,包括美国支持的稳定性、和平谈判的进展,以及欧洲自身维持和扩大财政及军事参与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欧洲在通过国防工业合同支持乌克兰方面已开始超越美国,这标志着从动用现有库存转向依靠工业生产的转变。根据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的报告,截至2025年6月,欧洲通过国防工业合同提供的军事援助至少为351亿欧元,比美国多出44亿欧元,凸显了欧洲国防工业在维持乌克兰战争努力中的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