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重型无人机技术正在重塑攀登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的传统模式。尼泊尔当局与多家本地企业合作,引入无人机以有效管理珠峰区域日益严峻的垃圾问题,并显著提升登山者和当地向导(夏尔巴人)的安全保障。这项举措在2024年4月启动了初步测试,并于2025年春季攀登季期间得到进一步推进。
无人机,特别是DJI FlyCart 30型号,被部署在海拔6065米的1号营地至珠峰大本营之间,承担起运输垃圾的任务。这些无人机能够携带高达30公斤的载荷,大大提高了垃圾清理的效率和安全性。据估计,每位登山者在峰上会留下约8公斤的垃圾,而无人机的引入,有望减轻夏尔巴人以往冒着生命危险徒步搬运垃圾的重负。例如,有报道指出,在短短10分钟内,一架无人机就能完成相当于10个人6小时的工作量,这不仅节约了宝贵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减少了在危险区域的暴露风险。
除了垃圾处理,无人机在后勤保障方面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被用于向夏尔巴人运送氧气瓶、绳索等关键物资,并协助绘制更安全的穿越昆布冰川的路线图。昆布冰川是攀登珠峰过程中最危险的地段之一。通过无人机进行物资运输和路线勘测,可以显著降低夏尔巴人及登山者面临的风险。在2025年春季攀登季期间,DJI的无人机成功运输了约1259公斤的物资和垃圾,取代了数十次通常由夏尔巴人徒步完成的危险行程。
这项技术革新不仅解决了长期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也为高海拔探险活动的安全管理树立了新的标杆。DJI与尼泊尔的Airlift Technology公司以及其他合作伙伴的合作,展示了先进技术在极端环境下的实际应用潜力。此次珠峰的尝试,也为未来在其他喜马拉雅山脉推广类似技术应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预示着一个更安全、更可持续的高山探险新时代的到来。珠峰的垃圾问题由来已久,被称为“世界最高垃圾场”,气候变化也加剧了这一问题,冰川融化暴露了被掩埋多年的垃圾。此次无人机的应用,是应对这一挑战的重要一步,体现了科技在环境保护和提升人类活动安全方面的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