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毅力号”火星探测器在火星耶泽罗撞击坑“布莱特安吉尔”地层采集的“蓝宝石峡谷”岩石样本中,发现了可能与古老微生物生命活动相关的矿物迹象。这一发现标志着人类在寻找火星生命证据的征程中迈出了重要一步,尽管科学家们强调,需要进一步的分析才能最终确认这些迹象是否由生物过程引起。
该样本于2024年7月被“毅力号”探测器采集,其岩石中含有“豹纹斑”——一种由富含铁的矿物组成的独特图案。初步分析显示,这些斑点主要由黄铁矿(一种硫化亚铁)和磷铁矿(一种磷酸亚铁)组成。在地球上,这两种矿物通常与微生物活动密切相关,它们在富含水分和有机物的环境中形成,常被认为是微生物代谢的副产品。例如,黄铁矿在地球上的泥岩和沉积物中很常见,而磷铁矿则常出现在富含有机物的泥炭沼泽和沉积物中,这些环境都可能孕育生命。
“毅力号”探测器携带的先进科学仪器,包括SHERLOC和PIXL光谱仪,对“蓝宝石峡谷”样本进行了详细分析。这些仪器不仅检测到了矿物的存在,还发现了有机碳的信号,这进一步增加了样本的科学价值。有机碳是生命的基石,它的存在表明该区域可能曾拥有支持生命存在的条件。科学家们指出,这些有机物与指示化学反应的矿物共存,尤其是在“阿波罗神庙”这一地点,那里是黄铁矿和磷铁矿最丰富的区域,这使得科学家们认为,这些有机分子可能在驱动矿物形成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然而,科学家们也保持着谨慎的态度。他们解释说,虽然这些矿物和有机物的组合在地球上常常与生命活动有关,但非生物的化学反应也可能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类似的特征。目前,“毅力号”探测器上的仪器尚不足以完全排除非生物过程的可能性。因此,最终的确认将依赖于将这些样本带回地球,在更先进的实验室环境中进行深入研究。
“毅力号”探测器自2021年2月登陆火星以来,一直在耶泽罗撞击坑进行探索,该区域被认为在数十亿年前曾是一个湖泊,具备支持生命存在的潜力。探测器已经收集了包括“蓝宝石峡谷”在内的27个岩石核心样本,并将其储存在钛管中,以备未来的火星样本返回任务。尽管火星样本返回任务面临着巨大的技术和资金挑战,预计可能在2040年代才能实现,但这些样本的收集为科学家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去深入了解火星的地质历史和潜在的生命迹象。此次“蓝宝石峡谷”样本的发现,无疑为火星生命探索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并激发了公众对宇宙生命可能性的无限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