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于9月1日至4日对中国进行了为期四天的访问,此行成果丰硕,双方签署了涵盖能源、科技、医疗、农业和媒体等关键领域的22项双边合作协议,标志着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迈入了新的阶段。
在能源领域,一项关于“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的谅解备忘录尤为引人注目。该项目旨在通过蒙古国向中国输送天然气,预计年输气量将达到500亿立方米。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以增加通过现有管道向中国输送的天然气量。此外,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与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也达成了和平利用核能的合作备忘录。
在太空探索方面,两国同意加强科学技术领域的合作,包括研究开发和高技术领域的联合努力,反映了双方深化战略伙伴关系的意图。
普京总统形容此次北京之行受到了“热烈”接待,并表示俄中关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他强调,两国伙伴关系建立在“相互信任、相互援助以及维护共同利益的坚定性”之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则称赞两国关系是其他国家关系的典范,并指出这种关系在国际挑战面前展现出韧性。他倡导通过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SCO)、金砖国家(BRICS)和二十国集团(G20)等多边平台,扩大公平合作。
此次协议签署恰逢普京总统为期四天的访华行程,期间他还举行了双边会晤并参加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相关活动。在访问北京之前,普京总统还在天津出席了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两国领导人对二战胜利成果的共同纪念,也彰显了作为二战主要战胜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所承担的历史责任与历史认知。
分析人士认为,俄中在太空领域的合作,特别是共同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是中国在全球空间治理中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的具体体现,也反映了双方在全球多极化趋势下加强战略协作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