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于2025年8月11日宣布,将华盛顿特区的都市警察局(MPD)置于联邦直接管辖之下,并部署国民警卫队,理由是该市犯罪问题日益严重。此举标志着联邦政府对首都治理的干预升级,引发了关于行政权力、联邦制以及国内执法界限的广泛讨论。
特朗普总统将华盛顿特区描述为“世界上最危险的城市之一”,然而,根据华盛顿特区警察局的数据,2025年前七个月,该市的暴力犯罪率同比下降了26%,整体犯罪率下降了7%。特区市长穆里尔·鲍泽批评联邦的干预,强调地方治理的重要性,并对联邦化行动的必要性及对城市自治的潜在侵蚀表示担忧。她认为总统的说法“夸张且不实”。
此次联邦化行动的法律依据主要来自《哥伦比亚特区主权法案》第740条,该条款允许总统在“紧急性质的特殊情况”下接管特区警察部门,最长不超过30天,但需通知国会。总统还可以援引《叛乱法》来联邦化国民警卫队。历史上,总统曾多次在应对国内动荡时联邦化国民警卫队,但《波塞·康密塔图斯法案》通常禁止联邦军队参与国内执法,除非有《叛乱法》等例外情况。
此前,特朗普政府因洛杉矶的抗议活动而联邦化加利福尼亚州国民警卫队,引发了加州州长加文·纽森的法律挑战。纽森州长指控此举违反了第十修正案和《波塞·康密塔图斯法案》,并质疑其合法性。这场法律诉讼及其审判结果,可能为总统在紧急情况下动用联邦军事力量的权力设定重要先例,并可能重塑联邦与州之间在军事部署上的权力界限。
此次事件引发了关于总统行政权力、联邦制原则以及联邦与地方权力平衡的深刻讨论。专家分析指出,此类行动可能对公民自由和民主原则构成潜在影响,并可能重塑联邦政府在地方事务中的角色。这些挑战也为审视和理解国家治理结构提供了契机,促使人们思考如何在维护公共秩序与保障地方自治及个人权利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点。
特朗普总统在华盛顿特区的联邦化行动,不仅是对首都治安状况的一次强力干预,也再次凸显了联邦权力与地方自治之间的紧张关系。在法律和历史的背景下,以及加州案例的映照下,这一事件的长期影响将有待观察,并可能对未来类似的国内安全管理模式产生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