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日益严峻的安全形势和北约(NATO)的兵员增长要求,德国政府正计划对兵役制度进行重大改革。新政策旨在通过更具吸引力的志愿兵役制来充实德国联邦国防军(Bundeswehr)的队伍,但同时也为在志愿兵源不足的情况下重新引入强制兵役制留下了可能性。这项改革预计将于2026年1月1日生效。
根据国防部长鲍里斯·皮斯托留斯(Boris Pistorius)提出的计划,所有年满18岁的德国公民将收到一份来自联邦国防军的问卷,以评估其服役意愿和身体状况。男性公民必须填写此问卷,而女性则为自愿填写。此举旨在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军队,并计划将服役期至少延长至六个月。如果志愿兵役制未能达到预期的招募目标,内阁可能会在获得联邦议院(Bundestag)批准后,决定重新实施强制兵役制。然而,这并非自动恢复征兵,而是作为一种备选方案被纳入新法案。
此次改革也包括重新启用预备役人员以加强德国的国防能力。然而,严格的数据保护法规给联系潜在的预备役人员带来了挑战,包括那些在2011年征兵制废除后停止追踪的退伍军人。德国联邦国防军目前约有18.3万名士兵,目标是到2035年将职业军人数量从18.2万增至26万,并将预备役人员数量从6万增至20万。
德国联盟党(CDU/CSU)的批评者对仅依赖志愿兵役制表示担忧,认为在当前紧张的安全局势下可能不足以满足需求。副党团主席诺伯特·勒特根(Norbert Röttgen)指出,法律中缺乏具体的量化目标和时间表,使得衡量进展变得困难。他强调,北约设定的兵员增长目标并未完全纳入法律考量,这使得评估进展和进行必要调整变得复杂。
此次改革是德国国防政策的重大转变,反映了欧洲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特别是自2022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德国总理弗里德里希·默茨(Friedrich Merz)的政府致力于将德国打造成欧洲最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自2011年废除征兵制以来,德国一直在努力吸引志愿兵,但成效不彰。此次改革旨在通过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服务条件和明确的职业发展路径来吸引新兵,包括增加薪资和提供专业技能培训。
尽管存在挑战,德国政府正积极寻求在保障个人隐私与满足国家安全需求之间取得平衡。此次兵役制度改革不仅是对当前安全挑战的回应,也标志着德国在欧洲安全事务中扮演更积极角色的决心,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