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阿耳忒弥斯二号”(Artemis II)任务正稳步推进,该任务计划于2026年4月发射,标志着人类将自1972年以来首次重返月球附近。近日,执行此次任务的四名宇航员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完成了发射流程的夜间彩排,为此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载人月球飞行任务进行准备。
“阿耳忒弥斯二号”任务的乘组由NASA宇航员里德·怀斯曼(Reid Wiseman,指令长)、维克多·格洛弗(Victor Glover,驾驶员)、克里斯蒂娜·科赫(Christina Koch,任务专家)以及加拿大航天局(CSA)宇航员杰里米·汉森(Jeremy Hansen,任务专家)组成。此次为期约10天的飞行任务将围绕月球展开,旨在测试“猎户座”(Orion)飞船和“太空发射系统”(SLS)火箭在深空环境下的各项性能,并验证未来载人深空探索的关键系统。此次任务的乘组将成为自阿波罗17号任务以来首批飞越近地轨道的宇航员,其中格洛弗将成为首位飞往月球的有色人种,科赫将成为首位飞往月球的女性,汉森也将成为首位执行月球任务的加拿大人。
在最近于2025年8月进行的此次夜间彩排中,宇航员们身着宇航服,模拟了发射日可能出现的各种场景,包括在发射塔上进行紧急撤离程序演练。他们还演练了使用缆绳滑车从移动发射平台紧急疏散至安全区域的程序。这些严格的训练旨在确保乘组和地面团队在发射当天能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并对发射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了然于心。此次彩排是对2023年9月进行的白天发射流程演练的补充。
“阿耳忒弥斯二号”任务的发射日期曾因“猎户座”飞船隔热罩等技术挑战而经历多次调整,目前的目标发射窗口定在2026年4月。尽管在“阿耳忒弥斯一号”任务中,“猎户座”飞船的隔热罩出现了一些意料之外的材料脱落现象,NASA在经过深入调查和测试后,决定采用调整再入大气层轨迹的方式来应对潜在风险,并计划在后续任务中对隔热罩进行改进。此次任务是NASA实现可持续载人登月目标的关键一步,也是为未来载人登陆火星任务奠定基础的重要里程碑。“太空发射系统”(SLS)火箭在“阿耳忒弥斯一号”任务中表现出色,为此次载人任务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此次任务不仅是技术上的飞跃,也象征着国际合作在深空探索中的重要作用。加拿大宇航员杰里米·汉森的参与,凸显了加拿大在航天领域的积极贡献。通过“阿耳忒弥斯二号”任务,NASA及其国际合作伙伴将继续推动人类太空探索的边界,为未来的月球和火星探索任务积累宝贵的经验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