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大气层中,位于地表上方50至100公里处的中间层,因其难以到达而长期以来一直是科学探索的未知领域。传统的飞机和卫星技术难以有效抵达这一高度,使得对该层大气动力学的深入理解成为一项挑战。
然而,一项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突破性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来探测这个神秘的区域。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创新的轻质飞行器,它们能够利用太阳光提供的能量在中间层中自主漂浮。这些装置由陶瓷氧化铝制成,底部覆盖着铬层,利用一种名为“光致动”(photophoresis)的物理效应产生持续的推力。光致动是指当气体分子撞击物体受光照射的温热侧时,会比撞击较冷侧时施加更大的力,从而产生一种温和但持续的推力,足以使极轻的物体升空。
这项技术的出现,为高层大气探索开辟了新的可能性。这些装置能够收集风速、气压和温度等关键数据,填补了我们对先前难以触及的大气区域认知的空白。这些信息对于校准气候模型和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至关重要。正如研究人员所指出的,精确的中间层数据能够极大地改进全球气候模型,弥补当前模型中的数据缺口。
此外,类似的技术在通信领域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通过部署由这些装置组成的通信网络,可以在近地轨道卫星的通信能力范围内提供低延迟的数据传输服务。这为未来的通信技术提供了新的思路,甚至可能在火星等拥有稀薄大气的行星上进行探索和通信。
这项研究不仅标志着利用太阳能技术进行大气探索的重大进步,也预示着在气候科学和卫星通信领域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正如哈佛大学的本·谢弗(Ben Schafer)所言,这项技术“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设备类别:被动式、太阳能驱动,并且特别适合探索我们的大气层”。这项基于19世纪物理现象的创新,有望在未来十年内实现对中间层高分辨率数据的收集,从而深刻改变我们对地球大气层最难以捉摸区域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