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强子对撞机揭示物质-反物质衰变差异,为宇宙存在提供线索

编辑者: gaya ❤️ one

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实验可能发现了关于宇宙生存的新线索。这项研究暗示了一种惊人的差异,即重子及其反物质对应物的衰变存在差异。这项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发现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物质在大爆炸后没有与反物质湮灭。 根据模型,大爆炸应该产生了等量的物质和反物质,导致完全湮灭。然而,恒星、行星和生命的存在表明,某种因素阻止了这种情况的发生。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物理学家分析了LHC的数据,发现了物质和反物质行为差异的证据。 理论上,所有粒子都应遵守电荷宇称(CP)对称性,即反转所有粒子的电荷和空间坐标不应改变物理定律。然而,一些相互作用违反了这种对称性。1964年的一项实验发现K介子中存在CP破坏,后来的实验在其他粒子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破坏,但不足以解释反物质的稀有性。 这项新研究确定了重子中的CP破坏,重点是beauty-lambda重子(Λ)及其反粒子。如果CP对称性成立,Λ和反Λ粒子应该以相同的速率衰变。LHCb合作组织的研究人员分析了2009年至2018年间捕获的数万次衰变,发现物质和反物质衰变之间存在约2.45%的差异。 LHCb合作组织发言人Vincenzo Vagnoni说:“我们首次通过这类粒子观察到物质-反物质不对称性,这花费了超过8万次重子衰变。”这一突破可能为新的力和粒子提供线索,有助于解决为什么反物质没有湮灭宇宙中所有物质的谜团。 Vagnoni补充说:“我们观察到CP破坏的系统越多,测量结果越精确,我们就越有机会测试标准模型并寻找超越它的物理学。”

你发现了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考虑您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