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近期确认发现了第三颗星际天体——3I/ATLAS。该天体于2025年7月1日被智利里奥乌尔塔多的ATLAS望远镜发现,最初被编号为A11pl3Z。随后,全球多个天文团队对其进行了观测和分析,确认其来自太阳系外。
3I/ATLAS的轨迹呈现出典型的双曲线,偏心率高达近10,表明它不受太阳引力束缚,仅是太阳系的“星际过客”。该天体正从人马座方向高速飞来,速度高达每秒60公里,预计将于10月29日达到近日点,穿过火星轨道,并在未来几年逐渐远离太阳系,最终重返星际空间。
初步观测显示,3I/ATLAS具有微弱的彗发和短尾巴,因此被归类为彗星。科学家估计其直径可能达10至20公里,比导致恐龙灭绝的小行星还大。但由于其亮度大部分来自尘埃气体形成的“彗云”,实际固体核可能要小得多。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强调,3I/ATLAS对地球不构成任何威胁,最近距离也将在1.6个天文单位(约2.4亿公里)之外。
英国天文学家诺里斯指出,这一发现提供了更有力的证据,说明“银河系中漂浮着成千上万颗类似的星际天体”,我们过去可能只是没有能力观测到。随着如薇拉·鲁宾天文台等先进设备的“上线”,未来这类“星际访客”将更加频繁地被发现。
接下来,科学家将密切关注3I/ATLAS的光谱和活动,希望分析其成分、结构和旋转周期,甚至可能探测到如氨基酸这样的生命前体分子,为寻找地外生命提供重要线索。
随着近日点临近,3I/ATLAS将逐渐变亮。虽然目前肉眼无法看见,但在2025年底至2026年初,有望通过中型业余望远镜观测其“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