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花园城市”倡议应对城市热岛效应挑战

编辑者: Anulyazolotko Anulyazolotko

新加坡,这座以其宏伟的城市绿化愿景而闻名的国家,截至2025年8月,其“花园城市”的蓝图仍在不断扩展。目前,全国约有20%的土地被公园、花园和次生林覆盖,这得益于数十年的不懈努力。“百万棵树木”运动,旨在到2030年种植一百万棵新树,正积极为生物多样性和空气质量的改善做出贡献。然而,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也带来了挑战,包括栖息地破碎化和野生动物的道路伤亡事件增多。为应对这些问题,新加坡正在实施野生动物桥梁和绿色廊道,并探索利用人工智能优化城市开放空间。

尽管取得了这些进展,但日益严峻的城市高温问题依然是一个重大关切。新加坡的城市热岛效应尤为显著,其气温上升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研究表明,与森林地区相比,新加坡的建成区在白天温度高出0-2°C,夜间则高出2-4°C。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新加坡正采取多项措施,包括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推广绿色建筑和屋顶绿化,以及利用人工智能优化城市规划和能源效率。例如,新加坡的“空中绿化”(Skyrise Greening)计划自2009年起通过“城市景观美化与高层建筑”(LUSH)计划鼓励垂直绿化,已为新建项目增加了300多公顷的绿化面积。这些垂直绿化不仅能提供遮荫,还能显著降低建筑物的能耗。此外,新加坡还在探索使用“智能能源管理”系统,推广太阳能电池板和先进的空调技术,以减少整体能源需求,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人工智能(AI)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新加坡的城市发展局(URA)已将AI融入其规划流程,用于预测交通拥堵、优化土地利用和改善废物管理。AI算法通过分析海量数据来模拟交通流量,为道路和基础设施规划提供预测性分析。例如,一项AI驱动的交通管理系统已成功将高峰时段的延误减少了20%,并将平均高峰时段速度提高了15%。新加坡致力于将自然融入城市环境,提高能源效率,并加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以应对气候变化并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通过这些综合性的策略,新加坡正努力在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取得平衡,以应对日益增长的城市热岛效应挑战,并建设一个更具韧性和可持续性的未来。

来源

  • Mongabay

  • An AI-driven framework for rapid and localized optimizations of urban open spaces

  • GenZero's Fred Teo: 'We don't have the time or money to squander on dead-end solutions' in battle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Comment: Dead pangolins take sheen off Singapore's 'city in nature' slogan

你发现了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考虑您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