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开创性的交互式平台“全球植物图谱”已于2025年推出,旨在通过结合人工智能和交互式地图,彻底革新全球植物学研究。该平台提供了超过30,000种植物的详尽信息,将科学档案与人工智能相结合,构建了一个易于访问的全球植物互动地图。
该项目汇集了来自36个国家的100个合作伙伴,展示了其庞大的植物标本馆藏品。这些经过干燥和压制的植物样本向公众免费开放。巴西通过位于圣保罗州坎皮纳斯的环境信息参考中心(CRIA)做出了重要贡献,提供了超过6,800份已编目的标本,涵盖了包括黄花伊佩在内的常见城市物种。用户可以通过点击国家或搜索特定物种来浏览图谱。
图谱中的每一种已编目物种都附有其用途、历史和自然特性的详细信息。这一工具打破了传统档案的限制,使信息触手可及,成为环境教育的重要载体。此外,该图谱还有潜力影响公共环境保育政策,通过整合数据有助于识别濒危物种,并为全球植物保护决策提供支持。
CRIA是一个成立于2000年的非营利组织,致力于与科学界合作,推广巴西生物多样性信息的普及。通过其信息系统、数据库和应用程序,CRIA为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做出了显著贡献。人工智能与科学档案的融合是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领域的一大进步,促进了对世界植物群更深入、更易于理解的认识。
例如,密苏里植物园等机构正在利用人工智能加速其庞大的植物标本馆藏品的数字化进程。该植物园拥有近800万份可追溯至1642年的植物标本,此举极大地增强了其保护工作。人工智能在处理海量数据和识别细微模式方面的能力,为植物学研究开辟了新的可能性,尤其是在理解植物分布、进化和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方面。
通过整合人工智能和广泛的科学档案,这个全球植物图谱不仅是教育工作者的宝贵资源,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关键数据,以支持更有效的全球植物保护策略。它象征着科学界在利用尖端技术应对重大环境挑战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为我们理解和保护地球的植物生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视角和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