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位于加林杰岛的乌克兰南极“阿卡德米克·韦尔纳茨基”站观测到了一种罕见的大气现象:极地平流层云(Polar Stratospheric Clouds,PSC)。
极地平流层云通常在极低的温度下形成于低层平流层中,主要由微小的冰晶组成。这些云彩因其彩虹般的颜色而著称,在日落后的黑暗天空中尤其引人注目。
极地平流层云的形成与地形波有关:当空气流经对流层时,遇到高山山脊,空气上升、环绕并下降,从而形成波浪。在极地地区,对流层的高度不超过7-8公里,因此这种波浪的顶部到达平流层,在低温的影响下,冰晶凝结,形成极地平流层云。
极地平流层云的出现与地形波有关:当空气流经对流层时,遇到高山山脊,空气上升、环绕并下降,从而形成波浪。在极地地区,对流层的高度不超过7-8公里,因此这种波浪的顶部到达平流层,在低温的影响下,冰晶凝结,形成极地平流层云。
极地平流层云不仅美丽,还在臭氧层损耗中发挥作用。在其表面会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破坏臭氧分子的氯和溴原子,从而导致臭氧空洞的形成。
斯堪的纳维亚人称其为“珠母云”,因为它们具有珠母贝一样的色彩。
虽然极地平流层云非常美丽,但它们对大气层具有毒害作用,会促进分解臭氧层的化学反应,导致臭氧空洞扩大。
因此,对这种现象的观测有助于科学家更好地了解大气过程及其对地球气候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