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哥伦比亚瓦拉亚市拉卡斯卡韦尔峡谷的一项地质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了约4.7亿年前奥陶纪时期该地区曾被浅海覆盖的证据。这一发现为理解哥伦比亚的地质历史及其与冈瓦纳超大陆的联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由哥伦比亚国立大学地质学家卡洛斯·埃内斯托·罗德里格斯领导的研究团队,对奥陶纪(约4.85亿年至4.44亿年前)的韦纳多组岩石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对41份岩石样本的偏光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并结合微体化石证据,特别是颗粒状有孔虫,研究人员将沉积物的年代精确锁定在奥陶纪晚期弗洛期至达瑞威尔期。这些发现解决了关于韦纳多组地层年代的长期争论。
研究表明,这些岩石在经历约200°C的高温后,其矿物成分有所改变,但沉积特征得以完好保存。这使得韦纳多组能够被明确地与其他在哥伦比亚曾被误归类的变质岩区分开来。虽然韦纳多组本身不具备直接的经济价值,但其科学意义重大,它丰富了对古生代早期地质历史的全球性认识,并填补了哥伦比亚地质图谱中的空白,将该地区与遥远的冈瓦纳超大陆古构造动力学联系起来。
这一发现让我们得以一窥一个与如今截然不同的古代惠拉地区,那是一个充满原始海洋生命的浅海世界。研究得到了哥伦比亚国立大学的支持以及当地社区的协作。罗德里格斯教授对卡洛斯·桑切斯、古斯塔沃·萨米恩托和达米安·卡德纳斯等教授的指导表示感谢。韦纳多组的发现是哥伦比亚奥陶纪海洋存在的有力证明,并进一步巩固了哥伦比亚与冈瓦纳超大陆的历史联系。未来的研究将继续在惠拉及其他地区进行,以期发现更多微体化石,并进一步重建古地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