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5年8月初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已累计下跌超过11%,正式跌入熊市区域。此次油价的显著下行主要归因于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伙伴国(OPEC+)成员国产量的大幅增加,以及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
为应对市场变化,八个主要的OPEC+成员国已同意在2025年8月将其集体原油产量提高548,000桶/日。此举加速了此前减产协议的解除,旨在平衡市场供需。尽管全球经济增长保持稳定且库存水平较低,但此次增产行动对市场情绪产生了重要影响。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最新预测,布伦特原油价格在2025年第四季度将平均低于每桶60美元,这是自2020年以来油价首次跌破这一关键水平,预示着全球石油供应过剩的局面正在形成。EIA的报告同时指出,到2026年,美国原油产量预计将达到1330万桶/日,但随着油价下跌,美国生产商可能会放缓钻探和完井活动。
与此同时,地缘政治因素也对油价产生了深远影响。围绕俄罗斯、乌克兰和美国之间潜在的和平谈判的预期,为市场带来了不确定性。分析人士指出,地缘政治风险的缓和,例如潜在的俄乌和平协议,可能会降低原油价格的风险溢价,但市场仍需警惕供应过剩的根本性压力。
在金融市场方面,主要股指表现出一定的韧性。截至2025年8月19日,SPDR标普500 ETF信托(SPY)的交易价格为639.20美元,当日小幅下跌0.64%;而iShares MSCI ACWI ETF(ACWI)的交易价格为133.41美元,当日下跌0.02%。这表明投资者情绪相对平衡,尽管油价下跌可能对某些行业产生影响。
回顾历史,2020年初,受新冠疫情和沙特与俄罗斯石油价格战的影响,油价曾经历剧烈波动,甚至出现负价格。此次油价下跌至熊市区域,虽然与2020年的极端情况不同,但同样反映了市场供需关系的重大变化。国际能源署(IEA)预计,2025年全球石油供应将超过需求近180万桶/日,这可能导致库存大幅增加,并可能将油价推至更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