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的已实现市值在2025年9月2日达到了1.05万亿美元的新纪录,这标志着其经济基础的显著增强。尽管比特币的现货价格较其之前约124,000美元的历史高点下跌了12%以上,但已实现市值的持续增长表明了投资者对该加密货币长期价值的坚定信念。与以往熊市中已实现市值大幅下跌的情况(如2014-15年、2018年和2022年分别出现的20%、20%和18%的回调)相比,比特币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韧性。
分析人士指出,比特币已实现市值的增长得益于机构投资者的强劲参与。自2024年获批以来,以贝莱德(BlackRock)为首的现货比特币ETF已累计吸引了超过480亿美元的资金。这种机构的涌入不仅为市场注入了大量资本,还降低了比特币的波动性。数据显示,比特币的30天历史波动率已降至16.32%-21.15%之间,远低于此前周期的40%-60%的平均水平。此外,截至2025年中期,已有超过150家上市公司持有比特币,总计超过725,000枚比特币,这进一步巩固了比特币作为储备资产的合法性。
链上数据显示,长期持有者(LTH)和休眠钱包在稳定价格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已实现市值衡量的是每枚比特币最后一次链上交易时的价值,其在现货价格下跌的情况下依然上涨,表明长期持有者并未大量抛售,而是充当了市场下跌时的稳定器,这种“强手效应”为比特币的价值提供了支撑。
Glassnode将已实现市值突破1万亿美元称为“里程碑式的成就”,认为这反映了比特币作为一种成熟资产类别的地位日益巩固。这种已实现市值与现货价格的分化,预示着市场正从投机交易转向战略性累积。在机构采用、监管明确以及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比特币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韧性。分析师认为,尽管短期内价格可能出现波动,但比特币的长期增长潜力依然强劲,为投资者提供了战略性入场的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