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谷歌和微软正在用水紧张地区扩张其数据中心业务,引发了人们对当地水资源影响的担忧。这些数据中心对于数据存储和人工智能模型训练至关重要,但需要大量的水来进行冷却。
SourceMaterial 的一项分析显示,这些科技巨头在已经面临缺水问题的地区拥有 38 个活跃的数据中心。虽然微软和谷歌的目标是在 2030 年之前补充比消耗更多的水,但人们对其用水的总体可持续性仍存在疑问。
亚马逊通过亚马逊网络服务(AWS)成为最大的数据中心所有者,它也计划在 2030 年之前抵消其用水量,重点关注用水紧张地区。谷歌经常在干燥地区建设中心,并在美国缺水地区拥有 7 个活跃中心,并计划再建 6 个。2023 年,谷歌的数据中心消耗了 61 亿加仑的饮用水,其中爱荷华州康瑟尔布拉夫斯中心就使用了近 10 亿加仑。
微软在 2023 年承认,其数据中心 42% 的用水来自用水紧张地区。该公司已承诺到 2030 年实现用水正效益,通过降低用水强度和补充紧张地区的水资源来实现这一目标。他们正在投资湿地恢复和使用创新的雨水收集系统等项目。
这些公司还在探索替代冷却方法,并使用再生水来减少对淡水资源的依赖。亚马逊报告称,其 AWS 数据中心的用水效率(WUE)为每千瓦时 0.18 升水,并在 24 个地点使用再生废水进行冷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