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驭数字世界:如何引导青少年进行符合伦理道德的人工智能互动

编辑者: Elena HealthEnergy

在日益数字化的世界中,教育青少年以符合伦理道德且健康的方式与人工智能 (AI) 互动已成为一项紧迫的挑战。神经科学家和社会教育家塔尼亚·加西亚(Tania García)专注于儿童和青少年发展,同时也是Educación Real的创始人。她深入分析了人工智能不仅是一项技术进步,而且还是一个在神经元层面塑造欲望、信仰和身份的媒介。

加西亚认为,让年轻人健康地融入人工智能的关键在于情感支持和成年人在家庭中的真实陪伴。除了课程或数字规则之外,父母和照护者必须在使用技术期间在场,以防止青少年依赖人工智能的认可。这位神经科学家强调,人工智能并非中立;它会重组年轻人的神经通路,刺激冲动并奖励持续的认可,这对发育中的大脑来说是适得其反的。

加西亚强调,大脑中负责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的前额叶皮层要到 25 岁才能完全发育。这使得青少年容易受到应用程序的影响,这些应用程序会在他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塑造他们的身份。人工智能提供的每一个建议都会强化他们自己尚未有意识选择的版本,直接影响年轻人的神经机制。如果没有成人的指导,他们可能会建立一种虚假的自主性,表面上看起来很安全,但实际上却受他们消费的内容所支配。

关于数字设备的使用,加西亚指出,手写可以激活与思维、情绪自我意识和感觉统合相关的神经回路。书写时,手、视觉、思维和情感是相互连接的。相比之下,使用平板电脑不会执行这些步骤,而是将大脑的可塑性导向即时性,而不是导向思考。因此,与其说是教育技术,不如说我们需要一个尊重儿童发展生理机能的系统,而不是追随潮流,而是首先考虑这个故事的主角。

加西亚还谈到了在教育环境中引入屏幕的问题,她指出,在小学阶段,没有必要使用屏幕。虽然小型的技术空间可能是有益的,但依靠单个设备来完成所有事情是不合适的。儿童的神经系统还没有准备好平衡自己与数字刺激的关系,因为他们的大脑将每个刺激都解释为新事物,并以持续的奖励模式激活。如果没有成人在场,孩子不知道如何停止,不是因为他们不想停止,而是因为他们不能停止。在没有坚实的情感基础或真正的陪伴的情况下引入屏幕是一种象征性的抛弃。

为了在数字环境中进行教育,而又不陷入专制或放任自流,加西亚建议深入研究成人自身的神经系统。重要的是,成年人要了解自己的情绪以及如何管理情绪,以便能够有效地陪伴儿童和青少年。神经生物学理解是根本,要理解儿童或青少年的前额叶皮层尚未发育成熟,因此无法独自管理数字冲动。这并不是要给出建议或陈词滥调,而是要促进内部的解除程序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成年人学会从联系和情感结构中维持,而不是重复伪装成对话的惩罚。

总而言之,塔尼亚·加西亚强调了情感支持和成年人在家庭中的真实陪伴的重要性,这样青少年才能以符合伦理道德且健康的方式与人工智能共存。教育应侧重于儿童的全面发展,尊重他们的生理机能,并以有意识和有指导的方式促进他们的自主性。

来源

  • LaVanguardia

  • La Voz de Galicia

  • Educación 3.0

  • RTVE

你发现了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考虑您的意见。